《被讨厌的勇气》

目的论

不同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阿德勒主张“目的论”,即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冷暖感知是“现在”的主观感觉。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

比如一个女生有脸红症,不是因为她容易脸红而不敢去告白,而是是因为她害怕告白失败而想用脸红来当借口

比如一个男生内向不出门,不是因为他童年受到父母的虐待而无法适应社会,而是因为他觉得不出门可以吸引父母的注意,出门后就为成为茫茫人海中无人关注的平凡之辈了

目的论类似情绪 ABC 理论

ABC理论

A 是指客观事件,B 是指主观看法,C 是在 B 影响下对 A 产生的情绪

比如,155 厘米的身高是客观事件 A,而觉得矮低人一等,被人看不起,这是主观看法 B,因为 B 而最终产生了自卑的情绪 C。

A 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能够通过改变 B,即对客观事件的看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C

155厘米的身高只是一个低于平均数的客观测量数字而已。乍看之下也许会被认为是劣等性。但是,问题在于我如何看待这种身高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

总之,目的论让人不再聚焦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而是聚焦调节自己的主观感受,改变自己能改变的

课题分离

一切的烦恼都是源于人际关系,课题分离是根本解决之道

关于育儿,父母逼迫孩子学习是不对的。孩子学习不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的责任最多就是让孩子意识到这是他自己的课题,不学习最终吃大亏的人是孩子自己

关于感情,我爱你是我的课题,至于你爱不爱我是你的课题,我不应该因为我爱你但你不爱我,所以就迁怒于你或感到失落

关于工作,我做好分内之事是我的课题,至于领导赏不赏识我是领导的课题,我不应该因为领导没有给我升职加薪而感到不公

关于背叛,无条件地信任他人是我的课题,如此才能建立深厚的感情基础。至于他人会不会背叛你是别人的课题,如果真的背叛了,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就可以

假设你把人际关系的基础建立在“怀疑”之上。怀疑他人、怀疑朋友、甚至怀疑家人或恋人,生活中处处充满怀疑。

例如,假设你在恋爱关系中怀疑“她可能不专一”。并且还积极寻找对方不专一的证据。你认为结果会怎样呢?

对方无意的言行、与别人通电话时的语气、联系不上的时间……如果用怀疑的眼光去看,所有的事情看上去都会成为“不专一的证据”,哪怕事实并非如此

你现在一味地担心“被背叛”,也只关注因此受到的伤痛。但是,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遭到背叛时的怒气和悲伤又该怎么办呢?

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就可以。因为,正是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不敢付诸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不得不说,这个做法实在太难了,但是如果真的能做到这样,确实能够将自己从人际关系解放出来,从而少了无数烦恼

如何辨别是谁的课题?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即谁最终受益,责任就在谁

关于生气

餐厅服务员把饮料洒了,你生气了。

生气是因为你觉得讲道理太麻烦而采取的更加快捷的方式去让对方屈服,是一种目的而不是结果

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如果能够从经验中明白这一点,那自然就不会再有怒气产生了。

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才会说“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这其实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

如果无缘无故地被人破口大骂,先生您也会生气吧?

哲人:不生气。

青年:不许撒谎!

哲人:如果遭人当面辱骂,我就会考虑一下那个人隐藏的“目的”。

青年:如果当面受到了人格攻击的话该怎么办呢?要一味地忍耐吗?

哲人:不,“忍耐”这种想法本身就表明你依然拘泥于权力之争。而是要对对方的行为不做任何反应

关于争辩

生活、工作中尽量避免争辩,因为赢了不一定是好事,会让对方挫败并复仇

比如,假设你和朋友正在谈论时下的政治形势,谈着谈着你们之间的争论越来越激烈,彼此都各不相让,于是对方很快就上升到了人格攻击,骂你说:“所以说你是个大傻瓜,正因为有你这种人存在我们国家才不能发展。”

青年:如果被这样说的话,我肯定会忍无可忍。

哲人:这种情况下,对方的目的是什么呢?是纯粹想要讨论政治吗?不是。对方只是想要责难挑衅你,通过权力之争来达到让不顺眼的你屈服的目的。这个时候你如果发怒的话,那就是正中其下怀,关系会急剧转入权力之争。所以,我们不能上任何挑衅的当。

青年:不不,没必要逃避。对于挑衅就应该进行回击。因为错在对方。对那种无礼的混球就应该直接挫挫其锐气,用语言的拳头!

哲人:那么,假设你压制住了争论,而且彻底认输的对方爽快地退出。但是,权力之争并没有就此结束。败下阵来的对方会很快转入下一个阶段。

青年:下一个阶段?

哲人:是的,“复仇”阶段。尽管暂时败下阵来,但对方会在别的地方以别的形式策划着复仇、等待着进行报复。

关于知足

人生除死无大事。我们应该对活着这件事感到知足。工作、学习、感情等等的不顺意,相比活着这件事来说,都是小事。

假设您母亲遇到了交通事故,而且陷入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这个时候,你根本不会考虑母亲“做了什么”之类的问题,你会感到只要母亲活下来就无比高兴,只要今天母亲还活着就谢天谢地。

青年:那……那是当然!

哲人:存在标准上的感谢就是这么回事。病危状态的母亲尽管什么都做不了,但仅仅她活着这件事本身就可以支撑你和家人的心,发挥巨大的作用。

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

例如,父母全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运动样样满分,然后上好大学、进大公司。如果跟这种——根本不存在的——理想的孩子形象相比,就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种种不满。从理想形象的100分中一点一点地扣分。

不要这样,而应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

关于奉献

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不是他人为了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

请你想象一下这种情况。在某个家庭里,晚饭结束之后,餐桌上满是餐具。孩子们回了自己的房间里,丈夫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只有妻子(我)在收拾。而且,家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个人打算帮忙。如果按照常理考虑,这种情况下,妻子(我)就会产生“为什么不来帮我?”或者“为什么只有我干?”之类的怨言。

但是,这时候即使听不到家人的“谢谢”,也应该一边收拾餐具一边想“我对家人有用”。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只要拥有了这种奉献精神,眼前的现实就会带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事实上,此时如果非常焦躁地洗餐具,不仅自己不会觉得有趣,就连家人也不愿靠近。另一方面,如果是一边愉快地哼着歌一边洗餐具,孩子们也许会过来帮忙,或至少营造出一种容易帮忙的氛围。

关于被讨厌

“假如有10个人,其中势必会有1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批判你。他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而且,10个人中也会有2个人能够成为与你互相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7个人则两者都不是。”

这种时候,是关注讨厌你的那个人呢?还是聚焦于非常喜欢你的那2个人?抑或是关注其他作为大多数的7个人?缺乏人生和谐的人就会只关注讨厌自己的那个人来判断“世界”。

关于旅行

旅行的目的是什么?例如你要去埃及旅行。这时候你会想尽早尽快地到达胡夫金字塔,然后再以最短的距离返回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能称为旅行。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当然,即使因为某些事情而没能够到达金字塔,那也并非没有旅行。

关于活在当下

青年:活在当下是一种逍遥主义!不,应该说是更加恶劣的享乐主义!

哲人:不!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但是,为了遥远将来的考试而努力学习的“此时此刻”却是真实的存在。这是不可取的!

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你还有我,即使生命终结于“此时此刻”,那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无论是20岁终结的人生还是90岁终结的人生,全都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你之前就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谈现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这个太难了,但是如果能做到活在当下,认真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不把现在当做是未来的准备和忍耐阶段的话,这样你的人生就能总是处于完结状态,即使生命终结于此时此刻也不会后悔

  1. 目的论
  2. 课题分离
  3. 关于生气
  4. 关于争辩
  5. 关于知足
  6. 关于奉献
  7. 关于被讨厌
  8. 关于旅行
  9. 关于活在当下